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茶尺蠖人工饲料的砑究初报

赵烨烽  侯建文  
【摘要】: <正> 近年来利用人工饲料饲养昆虫的方法有了迅速的发展,并成为大规模生产病毒的主要手段,也是扩大使用病毒治虫的一个重要前提。作者自从发现和应用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时,即于1978年冬开始进行茶尺蠖人工饲料配方及其饲养条件的研究。目前,采用简易配方饲料饲养茶尺蠖取得初步结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适宜茶园使用的主要微生物杀虫剂[J];蚕桑茶叶通讯;2011年04期
2 柳德宝,杨毅明,巫培丽;人工饲料饲养茶尺蠖简报[J];昆虫知识;1982年05期
3 赵烨烽;侯建文;;茶尺蠖人工饲料的砑究初报[J];中国茶叶;1982年06期
4 叶恭银;胡萃;;温度对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增殖动态的影响[J];中国病毒学;1990年04期
5 叶恭银;胡萃;朱俊庆;商建农;;高温条件下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茶尺蠖繁殖的影响[J];中国病毒学;1992年03期
6 叶恭银;胡萃;朱俊庆;商建农;;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宿主种群的控制作用[J];植物保护学报;1994年03期
7 杜军利;张传溪;肖强;付建玉;殷坤山;;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茶叶科学;2010年03期
8 叶恭银;胡萃;;适用于高温季节的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的筛选[J];植物保护学报;1991年03期
9 叶恭银;胡萃;朱俊庆;商建农;;菊花叶片作为茶尺蠖饲料并用于其核型多角体病毒增殖的研究[J];华东昆虫学报;1992年02期
10 胡萃;叶恭银;朱俊庆;商建农;江冬友;;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生产工艺流程[J];茶叶;1993年02期
11 殷坤山;洪北边;;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土法生产[J];中国茶叶;1988年03期
12 朱国凯,侯建文,赵烨烽,姚燕儿,林秀青,周夏娣;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的鉴定[J];微生物学通报;1981年03期
13 渡部仁;吴洪丽;;抗生物质对人工饲料育蚕病毒感染的影响[J];蚕学通讯;1985年04期
14 刘军,兰萍章;用细胞遗传学方法检测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安全性[J];中国生物防治;1988年01期
15 刘仕贤,霍玉婵;含有多菌灵的人工饲料对家蚕微粒子病胚种传染的治疗效果[J];蚕业科学;1980年04期
16 李荣宗;桑树组织培养研究的进展及展望[J];北方蚕业;1984年01期
17 崔为正,王维民,崔为香;家蚕人工饲料育研究的现状及我国的实用化对策[J];北方蚕业;2000年03期
18 郑忠庆,林爱莲;用人工饲料饲育三化螟初报[J];昆虫学报;1973年02期
19 陈小银;邬恤民;;人工饲料饲养的蓖麻蚕卵对繁殖拟澳洲赤眼蜂的效果[J];昆虫天敌;1980年01期
20 周奇文;;含褐藻类的蚕用人工饲料[J];饲料广角;198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坤山;熊兴平;唐美君;;茶尺蠖病毒制剂的研究[A];全国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1995年
2 沈志成;胡萃;龚和;;瓢虫的人工饲料及其对生殖的影响[A];纪念澳洲瓢虫输引成功100周年——全国瓢虫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8年
3 张桂征;张雨丽;苏红梅;顾家栋;闭立辉;;广西主推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调查及适宜人工饲料育品种的选育简报[A];中国蚕学会第八届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家(柞)蚕遗传育种及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陈志辉;钦俊德;;七星瓢虫的营养需要及其人工饲料的研制[A];纪念澳洲瓢虫输引成功100周年——全国瓢虫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8年
5 黎路林;王荣;钟菊芳;陈曲候;;三株核型多角体病毒对棉铃虫的毒力测定[A];全国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1995年
6 李文明;高荣胜;智亚楠;韩二通;孙淑君;曲良建;;茶尺蠖病毒与Bt混用防治茶尺蠖的增效作用初步研究[A];河南省植保学会第九次、河南省昆虫学会第八次、河南省植病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張友清;;我国棉铃虫病毒杀虫剂研究进展、问题及对策[A];’98海峡两岸害虫生物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1998年
8 江幸福;罗礼智;胡毅;;人工饲料对粘虫生长发育、生殖及飞行的影响[A];“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8年
9 许海;周晓峰;陈海雷;粱东瑞;叶林柏;;三种核型多角体病毒包函体蛋白双向高压指纹图谱比较[A];全国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10 殷坤山;陈华才;肖强;唐美君;;茶尺蠖病毒制剂的试制与推广应用[A];全国生物防治暨第八届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爱平;淡足侧沟茧蜂生物学及其对甜菜夜蛾的控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2 温发园;杨扇舟蛾等几种重要林业昆虫细胞系的建立及颗粒体病毒体外增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3 罗宏伟;小黑瓢虫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4 黄保宏;梅园节肢动物群落动态及朝鲜球坚蚧与其寄主、天敌间的关系[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5 王小纯;茶尺蠖小RNA病毒基因组结构分析[D];武汉大学;2005年
6 王国昌;三种害虫诱导茶树挥发物的生态功能[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7 王敦;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earSNPV)ORF33、ORF80、ORF81和ORF83基因分析[D];浙江大学;2005年
8 乔鲁芹;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及其感病寄主检测方法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
9 李轶女;东方粘虫颗粒体病毒和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Ⅱ基因组全序列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10 林晨;茶尺蠖几丁质合成酶基因克隆及其双链干涉重组病毒毒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美君;茶尺蠖病毒制剂生产与应用技术的研究及推广[D];浙江大学;2008年
2 席羽;茶尺蠖地理种群对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敏感性差异及遗传变异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3 李俊;改进支持向量机在棉铃虫人工饲料配方优化中的应用[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4 李晓光;黄褐油葫芦(Teleogryllus Derelictus)人工饲料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4年
5 尚金燕;人工饲料组成对rBmNPV-Bm表达系统基因表达活性及重组病毒食下感染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6 吴刚;棉蝗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人工饲料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7 尚梅;花绒坚甲的人工饲养技术[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8 杜军利;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定性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9 乔金莲;受茶尺蠖取食诱导茶树基因的克隆[D];信阳师范学院;2010年
10 段晓娜;多酚氧化酶对茶尺蠖幼虫的抗虫功能[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令伟家;养蚕有了人工饲料[N];农民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纪军 通讯员 谷雨;地区采取5大举措科学保护草原[N];阿克苏日报;2009年
3 金有才;我国研制出可代替桑叶喂蚕的人工饲料[N];农民日报;2001年
4 张翀;切实抓好第二代茶尺蠖的防治[N];河南科技报;2007年
5 浙渔;黑鱼变吃“荤”为吃“素”[N];中国渔业报;2009年
6 山东淡水水产研究所饲料室 张家国;河蟹的天然饲料与人工饲料[N];山东科技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石岩;有机鱼养殖前景看好[N];河南科技报;2006年
8 网梨;观赏鱼饵饲料的种类[N];东方城乡报;2007年
9 记者杨新明;蚕宝宝不吃桑叶一样养[N];南通日报;2010年
10 吕纪增;热带鱼养殖技巧[N];中国渔业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